金融聚焦

“三重底”共振 银行转债全梳理


  • 时间:2024-04-29 00:13:47
  • 浏览:119

(1)中央层面,近期央行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要“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并提出了恢复消费、支持重大项目、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等重点。结合此前财政工作会议“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的表述看,预计2024年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都将加大,将有力提振市场对经济的信心,催化银行板块行情。

(2)地方层面,扩大投资是各地2024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其中,河南力争2024年全年完成投资规模2万亿元以上;山西已争取到2024年提前批次专项债券额度350亿元;安徽把制造业投资作为主攻方向。预计宏观政策在地方的落地和推进有望进一步加快。

(3)信贷投放节奏方面,央行和银保监会于1月10日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着重提出信贷投放适度靠前发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预计银行将加大开门红的营销和投放力度,一季度的投放占比有望保持高位。

3.2 估值底:已充分消化悲观预期,近期反弹后仍处在底部

截至2024年1月6日收盘,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仅0.55倍PB。即便近期部分个股已出现大幅回升,但整体估值仍处在极低水平。

估值隐含不良率远高于潜在风险敞口,或有信用损失已被充分消化。但银行估值隐含不良率当前已达20%,远高于银行账面及潜在风险水平:

当前估值也已经隐含了市场对于2024年一季度重定价影响的担忧。

主动型公募基金银行股仓位较轻。主动型公募基金的银行仓位自2020年以来多数时间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以来明显下降,其中与房地产关联度较高的股份行,仓位已降至历史极低水平。随着稳增长一揽子政策落地,防疫措施与“保交楼”预期明晰,资金对银行股关注度回暖,银行股仓位有望边际回升。

受银行理财赎回负反馈冲击,11月到12月中旬银行转债估值压缩明显。 当前银行转债的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4%,较11月初59.56%的高点明显回调,偏债型银行转债估值压缩更加剧烈,银行转债的性价比较此前更加凸显。随着12月中下旬以来理财赎回风波逐渐平息和权益市场回暖,转债估值整体企稳。银行转债作为底仓品种,与资金面息息相关,随着前期流出的资金回流和后续银行股行情持续演绎,银行转债大概率将迎来估值修复。

3.3 业绩底:2024年景气度重回上行

量:宽信用力度不减,政策有的放矢。

2024年经济增长或呈现“弱复苏”态势。结构上看,预计政策大力支持的基建业和制造业仍将是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地产及消费的拖累作用也将边际缓解;但出口端可能受外需影响,成为全年经济的拖累项。预计2024年末社融同比增速预计为10.5%,2022年12月或是社融增速的底部,随后开始上行。

具体到信贷方面,结构也有望优化。①居民贷款将实现恢复增长,其中中长贷有望多增1万亿元,占同比增量的47%,短贷多增0.3万亿元,占同比增量的16%。二者合计贡献信贷同比增量的63%,但投放规模仍不及2021年的水平。②企业贷款方面,中长期贷款显著多增,但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将出现一定少增。整体而言将贡献信贷同比增量的37%。③从区域角度看,2024年区域信贷分化的趋势仍将延续,优质区域的信贷需求仍能保持旺盛。

价格方面,预计净息差在2024Q1重定价压力集中释放后企稳,走势有望好于预期。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认定严格,充分暴露风险。2016年以来不良贷款认定政策显著收紧,2019年监管推动逾期90+贷款全部计入不良,目前主流银行已将逾期60+贷款都计入不良。这使得不良充分暴露,账面不良真实性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上市银行近年来经历了多轮风险压力测试,不良生成均有限。2020年第一轮疫情仅使得不良生成率上升3bp,且年底不良生成率开始快速下行。即便受地产风险暴露和第二轮疫情的影响,不良生成率也并未显著抬升,当前仅为0.66%。这表明在存量出清的前提下,局部风险带来的不良压力实际有限。

政策放松使得未来不良生成压力进一步下降。2022年不良生成压力最大的领域是对公房地产贷款和零售贷款,但考虑到:①房地产放松政策力度持续加大,房企融资条件改善,流动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②疫情形势有望持续好转,预计2024年这两类贷款的不良生成压力小于2022年,未来行业不良生成率将稳中有降。

预计2022Q3-2024Q1是银行业营收增速的“W底”,2024Q2起营收增速有望持续回升,进入景气上行区间。我们预计2022Q4在非息收入增速环比回升的助推下,营收增速将小幅反弹。2024Q1受重定价影响,营收增速将再度回落,但这一影响已被市场充分预期,不成为增量利空;预计2024Q2营收增速将开启趋势性上行,一方面基于息差降幅收窄、非息压力减弱等因素,另一方面基于经济有望实现逐步回暖。

4 银行转债择券:结合正股基本面和转债要素

4.1 一分类型:高YTM还是高弹性

将银行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和纯债YTM绘制在坐标系中,第一象限为高纯债YTM和高转股溢价率组合,包括紫银、上银、浦发、青农、重银、齐鲁、兴业等转债,以股份行和区域经济较弱的城农商行为主。高YTM的银行转债普遍跟随正股上涨的弹性较弱,正股股价距离强赎触发价较远,只有在正股有较大级别的行情时才有望触发强赎。部分高YTM转债的纯债YTM高于同期限同评级商业银行债YTM,适合长期持有到期还本付息,即使不考虑期权价值也能收获不错的收益。

第三象限为低转股溢价率和低纯债YTM组合,包括苏银、南银、苏行、杭银、成银转债等,以优质地区的城农商行为主,转债跟随正股上涨的弹性较强,对于正股的判断更加重要。可以期待转股期内股价上涨触发强赎条款,择券时需结合当前的转债价格和转股溢价率考虑性价比。

4.2 二看正股资质:六维度分析银行成长性

2024年优质小银行业绩依然领跑,股份行有望迎来改善。我们对发行可转债的银行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增速从规模增长、净息差扩大、非息收入、管理成本、拨备反哺和税收等六个维度进行归因分析,发现优质区域的小银行兼具高速扩张能力和优异的资产质量,因此利润增速得以远超其他银行。2024年,一方面优质区域小银行的业绩有望继续领跑,原因在于扩张能力和资产质量依然值得期待;另一方面,在经济复苏和地产风险缓释的驱动下,股份行业绩可能迎来边际改善。

“三重底”共振,催化银行势起,全面看多银行板块2024年的投资机会。

(1)更受益于地产放松和板块β修复的传统龙头: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一方面,这些银行在基本面或情绪面上明显受前期地产风险暴露压制,股价出现大幅回调,相应地当下也最受益于地产政策放松;另一方面,这些标的均为行业龙头及机构重仓股,当前仓位已处于历史低点,在板块β修复的过程中,股价阶段性弹性可能相对更大。

(2)业绩弹性和可持续性更强的优质区域小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南京银行等。预计2024年这些银行的景气度将继续处于高位,兼具板块β和自身α双重逻辑。

4.3 三看促转股意愿和促转股难度

促转股意愿更强烈的银行转债,或许会通过释放业绩等方式促使转股达成。具有如下特征的银行转债促转股意愿更加强烈:①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要求较近;② 剩余期限较短;③ 曾经主动下修;④ 其他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渠道有限(定增难度大,大股东增持意愿不强,利润留存较少);⑤ 资本消耗较快(资产扩张较快或资产质量恶化较快);⑥ 现金流较为紧张。从各项指标来看,光大、苏银、无锡、杭银、齐鲁转债促转股意愿更强烈。

即便银行转债有强烈的促转股意愿,是否能临门一脚促成强赎,还要考虑促转股难度。促转股难度可以从正股价格距离强赎价的空间或估值距离目标PB的空间分析,再考虑预期盈利增速是否匹配。正股股价距离强赎价越近,越容易达成强赎,但转债预期涨幅也相对有限。如果把强赎触发价作为目标价,与2022年预期每股净资产相除,可以得到目标PB,苏银转债当前PB已达到目标PB,距离强赎价只有一步之遥。苏行、南银转债距离强赎价和目标PB也较为接近。

4.4 银行转债推荐

综合组合目标收益、正股资质、促转股意愿和促转股难度三个维度,高YTM策略推荐上银转债、浦发转债,高弹性策略推荐正股资质优异、促转股意愿较强或促转股难度较低的苏行、苏银、杭银、成银、南银转债。

苏行转债:优质小行首选,财务全面进入上行周期,转债弹性较大。

苏银转债:正股估值性价比极高,转债促强赎难度小。区域经济韧性十足,苏中、苏北享有基建红利,居民信贷有望迎来恢复,预计2024年江苏银行业绩增速依然有望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资产质量不断改善。正股估值相对2024年仅0.6xPB,被严重低估。但需注意转债价格距离强赎门槛只有3%左右的空间,触发强赎后一定时间内股价可能承压。

杭银转债:区域信贷需求旺盛,资产质量优异,此前下修过,促转股意愿较强。浙江当地信贷需求旺盛,居民信贷和财富管理有较大挖掘空间,叠加杭州银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均为行业顶尖水平,2024年业绩有能力维持行业领先水平。

成银转债:区域战略升级带来广阔成长空间,边际受益于地产风险下降。一方面,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红利使得四川省在2022年下半年跃居全国信贷增速第一,成都银行的规模扩张能力十分强劲;另一方面,成都银行是城商行中地产占比较高,因此也相对更受益于地产政策优化的银行。市场对其战略价值的优势和成长空间的确定性没有充分预期。

南银转债:利空靴子落地,网点扩张+控股消金或驱动信贷维持高增,转债弹性较大。南京银行行长变动的利空靴子已落地,且根据南京银行三年新增100家网点扩张计划和已取得消费金融子公司控股权,我们预计2024年南京银行信贷依然有能力维持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理财赎回风险;转债转股溢价率压缩风险;银行正股表现不及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