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聚焦

上海要账公司/生活中哪些行为易构成“帮信罪”?


  • 时间:2024-04-23 11:13:44
  • 浏览:151

某地群众D女士离异单身,有天在网上认识了一位“成功人士” ,两人逐渐聊出爱情的火花。

没多久,对方以投资虚拟币为由,邀请D女士一同为双方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同时以帮他投资为由要求D女士提供她的银行账号代收款项,甚至大言不惭地说自己非常相信D女士,准备将十几万放心地交给D女士管理。D女士想着只是帮忙接收一下,自己也不会挪用,便同意了。

没过多久,D女士的银行卡收到了一陌生人转来的元,D女士以为这是情人所提过的的投资款项,于是没有多想,她便将这笔钱连同她自己的元全数转给了对方提供的投资账号中。

当警方找上门的时候,D女士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警方告诉她已成为“两卡”嫌疑人并涉嫌犯罪时,D女士才幡然醒悟,后悔不已。

什么是“帮信罪”?

“帮信罪”的全称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即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储存、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构成帮信罪。

生活中哪些行为易构成“帮信罪”?

出租、出售、出借“两卡”

在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中,犯罪分子为了保证自身和赃款的安全,需要把诈骗得来的钱“洗一洗”才能进入自己的账户,这个过程被称为“跑分”,大量租借或者购买来的他人银行卡就是“洗白”的工具。这本质上是网络黑灰产业链为了借用普通用户身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逃避监管追踪而布设的陷阱。

帮人办贷款

轻信路边小广告或者网络上的贷款公司,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信息、手机网银登录密码、交易密码等告知对方,美其名曰“刷流水”“恢复征信”,实际成为了上游诈骗分子的帮凶。

帮人刷单走流水

诈骗团伙会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兼职信息,以兼职名义,让不明所以的群众通过刷单尝到一点“甜头”,随后就开始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微信号、身份信息等,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电信诈骗“工具人”。

为诈骗团伙非法获取并提供批量社交媒体账户、“解封”封禁账号

通过非法手段批量注册、收购某交友App账号、卖给或出租给诈骗团伙实施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

为诈骗犯罪集团提供开发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常见的是架GOIP设备,为诈骗人员拨打诈骗电话开“后门”,利用招聘网站、电子邮箱、社交软件等平台为诈骗团伙发送投资理财等虚假信息,诱导受害者与诈骗团伙联系,供诈骗团伙实施诈骗。

涉嫌“帮信罪”后果很严重!

构成刑事犯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此外还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诈骗罪等,可能给个人带来牢狱之灾。

纳入信用记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信用记录,采取限制有关银行卡、账户、账号等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措施。

限制出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决定自处罚完毕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准其出境,并通知移民管理机构执行。

如何反诈防骗

要有反诈骗意识

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轻信和盲从,特别是对类似要钱、转账的信息及电话务必要提高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汇款”,一定要及时与当事人直接联系、亲自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不要感情用事

诈骗分子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若有人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要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不要感性用事。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切莫贪小便宜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犯罪分子推荐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低息贷款及虚假致富信息等,不要轻信,一定要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要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非必要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

下载国家反诈骗APP

公安部研发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报案助手、举报线索、反诈宣传等功能。大家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建议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有疑问或需协助,请及时拨打110进行咨询。

警方提醒

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千万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向他人出租、出售、出借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一旦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触及“帮信罪”“掩隐罪”将面临严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