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报

iPhone销售额大跌10%,大中华区业绩下滑8%!近8000亿元!苹果启动史上最大回购,市值盘后一度增加逾1.4万亿元


  • 时间:2024-05-03 08:48:21
  • 浏览:65

收入下降近10%

苹果公司表示,收入下降近10%,至459.6亿美元,这表明对9月份发布的当前一代的需求疲软。销售额与分析师的估计一致,库克表示,如果没有去年的销售额增长,的收入将持平。

Mac的销售额增长了4%,达到74.5亿美元,但仍低于2022年创下的最高水平。库克表示,苹果公司的新款 Air机型在3月份发布了升级版M3芯片,推动了销量的增长。

其他产品(包括是 、)收入同比下降10%,至79亿美元。

本报告季度,苹果发布了多年来第一个新的主要产品—— Pro虚拟现实耳机,但这款售价3500美元的设备预计销量会很低,尤其是与苹果的主要产品线相比。

库克说:“我们只是触及了表面,所以我们对在那里的机会感到无比兴奋。”

自2022年以来,苹果一直没有发布新的iPad,这拖累了销量。该部门的收入下降了17%,至56亿美元。苹果预计将于5月7日发布新款iPad,这可能会重振对该产品线的需求。

苹果公司的服务业务是本季度的亮点。销售额增长14.2%,达到239亿美元。这就是苹果报告其订阅服务、保修、与搜索引擎的许可协议和支付收入的方式。苹果对订阅用户有着广泛的定义,其中包括通过苹果应用商店订阅应用程序的用户,并表示其拥有超过10亿的付费订阅。

苹果第三大地区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下降了8%,至163.7亿美元的收入,大大好于分析师预期的152.5亿美元的销售额,这可能会平息投资者对苹果市场份额可能被华为等本土竞争对手夺走的担忧。

库克说:“我对中国感觉很好,我更多地考虑长期问题,而不是下周。”

库克告诉CNBC,本季度在中国的销量有所增长。库克说:“这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意外。”

苹果史上最大回购

苹果公司宣布,其董事会已批准11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比去年的900亿美元授权增加了22%。根据 的数据,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回购,超过了苹果之前的回购。除了回购授权外,苹果表示将支付25%的股息,即增加1%。

有分析称,大手笔回购将人为提振苹果的每股收益和市盈率,这是一个弥补销售停滞的策略,直到能推出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动态。

iPhone销售额大跌10%,大中华区业绩下滑8%!近8000亿元!苹果启动史上最大回购,市值盘后一度增加逾1.4万亿元

“看起来,苹果明显缺乏长期投资和创新的远见。他们在VR领域大量烧钱,在AI领域没有思想领导力。”

下周将发布新iPad和AI消息

库克称,Mac销量意外增长是由配备升级版M3芯片的新款 Air机型推动。苹果从2022年以来没有更新过iPad,这拖累了销量,但将于5月7日发布新款iPad,或重振需求。苹果公司CFO预计6月份季度iPad收入会实现双位数百分比的同比增长。

库克还表示,苹果在下周发布iPad以及6月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都将有“重大计划”宣布。这一点令投资者感到兴奋。

苹果CEO库克表示,公司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上正进行大量投资,预计截至6月的季度总收入将同比增长,预计下一财季总营收将以“低个位数增长”。下一财季,服务收入和iPad销售预计将均以两位数增长。并表示,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增长,对中国业务的长期前景持有积极看法。

有报道称,苹果正与和谷歌谈判,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集成到今年秋季推出的下一代 16机型中,但尚未达成任何协议。分析师强调,AI或令换机周期加速、激活增长。

苹果管理层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评论将是绝对焦点,并影响股价走势。投资者关注苹果是否将生成式AI引入手机和Mac电脑等热门硬件,以对抗销量下滑的事实。

两周前有报道称,苹果将采用人工智能芯片全面升级Mac产品线,曾帮助公司市值一天增加超1100亿美元,股价涨幅近一年最大,比2月份推出售价3500美元的混合现实头显对股价的推动作用更大。这说明人们对AI战略的期望很高,正非常热切地关注苹果迈向AI的任何信号。

苹果尚未宣布将生成式AI整合入核心产品与服务中,也未在聊天机器人等热门领域“引发过轰动”,尽管CEO库克今年多次“喊话”,试图向股东保证公司致力于人工智能创新。

库克曾暗示苹果一直在悄悄开展人工智能项目,“内部正在进行大量工作,在该领域大量投资,有了一些让我们非常兴奋的事情,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予以讨论”。他承认,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为苹果带来巨大机遇,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突破潜力”,将为用户释放“变革性机会”。

3月,媒体称苹果收购了加拿大AI初创公司。有分析认为,苹果可能会提供修改细节。而苹果的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4日举行,市场共识预期是会公布AI重大进展。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