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报

大江东|青年与城市共成长,这种双向奔赴蕴藏无限可能


  • 时间:2024-05-23 08:09:02
  • 浏览:104

以“闯上海 创巅峰——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主题的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5月18日在代表“上海之巅”的上海中心大厦召开。

舞台上,“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年度十大先锋”和“上海创新创业年度十大案例”的入选者登场亮相,他们的创新创业故事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场外,80后、90后、00后创新创业者惺惺相惜,求知若渴又意气风发地交流互动。经过近5年的努力,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面向世界的“创新创业会客厅”和服务青年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双向奔赴,共同成长,上海这座城市与青年创新创业之间正在发生的故事,给人信心,催人奋进。

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现场

青年人为城市品格书写新注脚

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的城市品格。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青年一代,在与城市共成长的也用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城市品格书写新的生动注脚。

“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年度十大先锋”的候选者年龄要求在45岁以下。今年登台领奖的10名“青年先锋”中,两鬓略见斑白的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郭敏,属于他们中的“大哥”了。曾在中国科技大学本硕博连读,后赴美国任教、当博导的郭敏,2015年选择回国,在上海投入创业。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可以直接体外合成蛋白的D2P创新技术,目前已经完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160吨级无细胞合成蛋白质工厂生产线,实现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和应用的产业化。

郭敏说,“青年与城市共成长,包括科技的成长、幸福生活的成长,以及与上海政策和产业的共同成长。”他觉得荣幸的是,在自己生命最宝贵的10年、20年中,能够在上海发展,为城市做贡献,也为国家做贡献。

入选“上海创新创业年度十大案例”的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飞,致力为智慧农业提供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他说,自己曾是农家子弟,“希望未来的中国农民能够喝着咖啡、看着电脑,指挥着农机干活,让天下没有难种的地,也让更多大学毕业生愿意回到农村发展。”

入选“上海创新创业年度十大案例”的段佳今年刚28岁,已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员、课题组长。她带领团队围绕“G蛋白偶联受体如何实现信号转导调控”这一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为靶向G蛋白偶联受体的偏向性药物开发开辟了新的方向。“本科读药学,做药物研究是我的热爱。创新对我而言,就是要从最前沿领域弄清药物作用的底层逻辑。”段佳说,她很喜欢上海的氛围,既开放包容又积极向上,对于从事前沿和基础研究者是一方好土壤。

出生于2002年的赵鹤鸣在留学英国伦敦后,于2024年回到上海。因为家里经营着上海豆制品企业中唯一的中华老字号“青浦金泽赵家豆腐店”,他研发了用豆腐制作的西式甜点,并与咖啡结合,创办了上海 cafe豆腐甜品专门店。得到了政府部门对于老字号非遗企业和青年创业的支持与帮扶,创业之路走得很顺,如今的他,更多想的是如何守正创新,传承好非遗技艺,同时也为绿色健康的传统豆制品增添新创意。在论坛上与不同行业、背景的创新创业青年一起交流互鉴,赵鹤鸣觉得受益匪浅。

“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年度十大先锋”“上海创新创业年度十大案例”获奖者

“梦想之城”成就青年精彩事业

大江东|青年与城市共成长,这种双向奔赴蕴藏无限可能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第五届上海青年创新创业50人论坛开幕式上,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在致辞时指出,上海是光荣之城,红色基因刻进城市血脉,激励青年传承奋进力量;上海是创新之城,拥有良好的氛围、环境和场景,支撑广大青年在“有限青春”创出“无限可能”;上海是开放之城,链接全球资讯、资源和市场,助力青年拥抱全球机遇;上海是梦想之城,助力青年拥有精彩事业和璀璨生活。

在立足上海创业发展20多年的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看来,上海有着开放、公平、规范的营商环境,开放的精神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业资源,兼容并包,百花齐放;公平的制度让创业者都能公开透明地获取有效信息,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完善的规范让一切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创新创业最核心的关键是人才。哪里有最优秀的人才,哪里就会有最佳创业平台。”上海菲莱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华说,选择上海创业,因为这里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有着大量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归人才队伍。

“上海有适合创新创业的土壤,有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有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鹜地谋发展。”上海万位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军说。

论坛当天,为了帮助青年了解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拓宽青年创新创业之路,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涛等详细介绍了在不同层面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殷切之情溢于言表。

比如,浦东新区将建设更加开放的制度体系,在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未来可以开展30天免签证的国际经贸、科研、商务会展活动,并可根据需要再延长30天,基本功能明年就能落地运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通过专利快审通道,高价值的发明授权周期可以由平时两到三年缩短至三个月。张江集团将为获得全国层面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并落地张江创业的项目和团队提供100万元创业支持,同时准备了空间载体、人才公寓、生态服务等创新创业所需的最高价值达100万元的福利包。

张江科学城为科创青年设计了两个“百万福利包”

“选择上海就是选择奋斗”

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今年首次发布了上海创新创业生态研究报告,其中提到,上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逐年增长,未来产业产值按规划将在2030年达到5000亿元,巨大的产业发展前景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大量的落脚点和发力点。

2019年至2024年间,上海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4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7万家,数量规模均居全国领先地位。上海还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2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65家、大学科技园14个。

数据显示,先进制造、信息服务和生物医药是上海青年创新创业项目集中程度最高的三个领域。在2024年论坛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选编入选案例中,近一半案例聚焦在这三个赛道。青年创新创业实践也在航空航天、量子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更多前沿领域不断涌现。

对历年入选论坛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选编的创新创业青年群体学历所做的统计显示,这群青年创新创业者中,98%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超过七成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接近四成拥有博士学位。

“选择上海,就是选择了奋斗。这座城市可不适合躺平!”一名80后创业者这样告诉大江东工作室。

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今天,拥有一大批有梦想、肯奋斗的创新创业青年力量,是上海的魅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青年与上海之间的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共同成长,未来可期。

(图片均由论坛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