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报

评弹千里江山图7月将全本亮相天蟾逸夫舞台


  • 时间:2024-05-23 08:09:25
  • 浏览:62

评弹千里江山图7月将首次上下部连演,全本亮相天蟾逸夫舞台

把红色文化创作成果化为故事讲出来

讲述人:高博文

上海评弹团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有高博文说繁花,擅说长篇弹词珍珠塔文征明描金凤明末遗恨,中篇评弹林徽因四大美人等,曾获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表演奖,中国曲艺节精品节目奖,“上海市优秀文艺家”等称号。

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这几天很忙,与编剧张裕商量完善评弹千里江山图(下)的剧本,成为演出之外的头等大事。

7月11日、12日,评弹千里江山图将首次上下部连演,全本亮相天蟾逸夫舞台。“千里江山图没有脸谱化的人物,那些革命先辈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为了国家、人民的未来挺身而出,如评弹中所唱——理想信念深铭记,千钧重任一肩担,位卑岂敢忘忧国,天地生民系心怀。”高博文说。

同一个故事不同演绎

2024年9月,千里江山图(上)在虹口区今潮8弄有戏堂建组开排。对高博文来说,今潮8弄还有特别的意义。“千里江山图中,陈千里与老方在公益坊的剃头铺接头,老方为掩护他而牺牲。公益坊就是今天的今潮8弄。”

高博文在虹口区长大,他谙熟这片充满红色印记的土地。“沿着四川北路走,鲁迅故居、李白故居、中共四大纪念馆……处处都有故事。”小时候听革命先辈故事,长大后,高博文成了讲故事的人。

同名评弹、话剧、广播剧陆续问世,电视剧有望年内开机,不同艺术门类讲述同一个千里江山图的故事。下转 4版(上接第1版)高博文胸有成竹,小说千里江山图立足上海,回望一群无名英雄如何躬身入局,以鲜血和生命挥就恢宏壮阔的“千里江山图”。评弹向同名广播剧、话剧取经,彼此各有所长,覆盖不同观众群体。

评弹千里江山图突破传统舞台思路,用投影多媒体把观众拉回20世纪30年代的情境。立体声音效令整个剧场沉浸在情境氛围里,制造不一样的听书体验,也使整个演出“密度”大大增加。6月,上海评弹团将带着千里江山图(上)参加第九届中国上海评弹艺术节,展示上海红色文化创作成果。

4月,话剧千里江山图首轮演出,一票难求。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惠庆来说,这样的票房并不意外。“让更多年轻观众看到上话对于主旋律作品、对于当下艺术审美的表达,大家一起努力,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话剧英雄儿女迎来万名观众。舞台剧觉醒年代5月9日至10日亮相广西民族剧院,线上直播吸引超过120万名观众。

“作品要面向青少年”

“上海评弹团建团70多年来,拥有白毛女刘胡兰红梅赞江南春潮等至今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红色作品。2022年中篇评弹战·无硝烟摘得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榜首)。”高博文自豪,评弹团有丰厚的红色作品。

今年4月,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举行“追寻信仰的光托起少年的梦——纪念欧阳立安诞辰110周年红色文化育人戏剧主题活动”,高博文演绎评弹王孝和·党的叮咛,传统曲艺结合红色故事赢得小观众阵阵掌声。“我们的作品要面向青少年,才有未来。”

评弹节目后,大家一起观看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的雪夜前行,该剧以“龙华二十四烈士”中年龄最小的英雄欧阳立安为主人公。截至5月15日,雪夜前行的观众超过2.5万人。杭州路第一小学的冯毓宸时而为小英雄们的机智勇敢拍手叫好,时而为他们的危急处境提心吊胆。“我要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积极的态度,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如雪夜前行般针对青少年的红色主题创作,不断升级表达形式。上海木偶剧团的木偶音乐剧报童之声聚焦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报童。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明厚现场观察,将近90分钟的演出,小观众无一退场或坐不住而喧闹。上海木偶剧团还策划发起线上“开学第一课”,全市50多所中小学学生通过直播连线观看45分钟特别版报童之声。剧中主角“南瓜”在直播中不断与小观众互动提问,问他们的人生理想,以及面临两难选择时如何设身处地处理,迎来两万多名网友围观。

年轻人演给年轻人看

从忙碌的演出与创作中抽身,高博文经常观看上海文艺院团新剧首演,在他看来,这是取长补短的机会,“看看同行怎么做,想想自己如何突破。”千里江山图(下)将有“95后”新演员加盟,演绎青年陈千里、陈千元、叶桃等角色。

年轻人演绎年轻角色,吸引年轻观众,在上海舞台创作中成为常态。去年上海原创杂技剧战上海第100场演出,多了6位来自上海市马戏学校的“新战士”,在“血战外围”一幕中表演跳板连砸,空中接住“炸药包”。今年,这些“05后”舞台新人已经成为上海马戏城驻演演员。战上海也在策划多达45场的全国巡演。

上海京剧院奇袭白虎团启用“90后”与“95后”优秀青年演员赵宏运、李瞳胜饰演严伟才,尖刀班成员们由青年一代挑起大梁。5月14日,奇袭白虎团在武汉剧院上演,这是上海京剧院排演该剧后首次到外地演出。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表示,“这部具有力量的大戏足以激发年轻演员的业务潜力和责任使命感。”

上海沪剧院传承版芦荡火种集聚“90后”“00后”演员,成为84岁导演周中庸执导的第九版芦荡火种。1995年出生的沪剧演员洪豆豆是周中庸遇到的最年轻“阿庆嫂”。传承版芦荡火种排练期间敞开大门,邀约观众先睹为快。上戏学生张如也报名参加,“我第一次参与沉浸式公开彩排,剧组抠戏仔细,乐队实时伴奏,演员要唱又要演,导演要控制音乐、调度舞台,很有意思。”

“从芦荡火种到战上海,上海红色主题创作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丰富的表演技巧融入人物,有血有肉,有示范性。”高博文说,“千里江山图也将不负期待,让红色故事入耳入脑入心。”(记者 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