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聚焦

宁夏:以创新为动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 时间:2024-05-23 09:10:47
  • 浏览:131

2024年GDP增长6.6%,居全国第五位;今年一季度GDP增长5.8%,连续8个季度保持全国前10名;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农业总产值分别晋升到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创宁夏历史最好成绩……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宁夏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打出的“组合拳”。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宁夏清洁能源、智能制造、“东数西算”等新兴产业日益壮大,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水平显著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

科技创新,如同撬动新事物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不沿边不靠海的宁夏,虽然面积小人口少,经济体量较小,但宁夏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用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汇聚成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100个科技型、100个创新型、100个示范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自主研发推广单晶硅棒拉制、传动减速器装配、工业蓝宝石制造等一批先进技术产品,打造了一批“单打冠军”……宁夏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宁夏煤炭、电力、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比重比较大,占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产业倚重倚能特征明显。

发展新质生产力,宁夏“喜新”但不“厌旧”。“我们通过设备更新、技术赋能、低碳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华丽蝶变。现代煤化工产业通过先进的煤炭液化、气化技术,变‘煤’为‘油’、化‘煤’为‘丝’,转化为煤制烯烃、甲醇、氨纶、芳纶、石墨等产品,实现价值倍增、升级换代。目前,宁夏正在建设2000亿级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1000亿级的轻工纺织产业集群,重塑传统产业新体系,焕发传统产业新优势。”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陈春平说。

据介绍,宁夏还将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方面,实施工业及制造业双倍增、产业链升级等重大工程,推动绿能开发、绿电供应,与高端制造、智能算力、新型材料融合创新、一体发展,打造3个千亿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产业集群,一个2000亿级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先进算力、新型储能、氢能、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

电力变算力,跑出数字经济加速度

“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这个新质生产力,宁夏有基础、有条件、有成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买彦州说。

宁夏是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绿电资源丰富;气候凉爽干燥,全年平均气温8.8度,是全国最适宜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一类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增强了宁夏发展数字经济的吸引力。

宁夏拥有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基础。据介绍,宁夏已经建成了我国西部唯一的算力和互联网交换“双中心”,亚马逊、中国移动、美团、西云算力等100多家企业在宁夏建立了数据中心或者应用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储备;建成了全国首批“万卡级”智算基地,智算能力全国领先;建成了全国首批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可以为国产芯片提供测试、验证等服务。

宁夏:以创新为动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依托区位优势和坚实的算力产业基础,宁夏积极推动智能算力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全区智慧教育平台,让广大城乡学生同上一堂优质课,实现山区孩子的名校梦;远程数字诊疗中心,可以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连线全国各地的专家,实现人在宁夏、就医全国;医疗健康、安全生产等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布,让宁夏的算力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买彦州说,借“东数西算”的东风,宁夏将全力打造“中国算力之都”,发挥宁夏绿电优势,让宁夏的电力变成全国的算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升级,加大数据和场景开放应用,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宁夏力量。

数据显示,2024年,宁夏数据中心标准机架实现37%的快速增长,服务器制造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算力质效指数居全国第四、西部第一,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35%以上。

创新厚植能源转型发展“绿色底色”

煤炭保有量321亿吨、居全国第9位;硅石储量50亿吨、全国第一;太阳能、风能资源富集,年日照时数超过2800小时,有贺兰山脉等3大风带,非常适合光伏和风力发电……宁夏在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势。

“锚定‘双碳’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宁夏以创新推动能源转型发展。”陈春平说,宁夏深入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一手抓传统能源升级,一手抓新能源发展壮大,加快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装机总规模已超过一半。

一是以机制创新保障能源转型发展。宁夏出台了新能源的管理、建设、上网等20多项政策措施,开展了用能权、碳排放权等改革,最大限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构建了新能源转型发展的制度框架。

二是以技术创新助力能源转型发展。宁夏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储能等领域,集中攻关、应用推广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自主研发的可再生氢碳减排、智能集中供热等技术,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

三是抓好“一链一基地三通道”建设,以产业创新推动能源转型发展。

“一链”是指新能源全产业链,宁夏建立了从“原料硅”到“光伏组件”的光伏产业链,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的风机产业链,从电池“正负极”到电站建设的储能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

“一基地”是指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宁夏正在建设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抽水蓄能电站、氢能生产等重大项目,预计到“十四五”末,宁夏新能源的装机规模将达到5500万千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500万吨以上。

“三通道”是指三条“西电东送”外送通道,已建成的宁夏到浙江、宁夏到山东两条外送通道,累计外送电量7000亿度,外送电量已经占到了全宁夏年发电量的40%。宁夏到湖南的外送通道也正在建设中,这是国内首条以新能源为主的外送通道,建成后宁夏年外送电量将超过1000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