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聚焦

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年市场形势报告


  • 时间:2024-05-24 01:02:38
  • 浏览:117

2024年上海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全国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积极应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疲软之势,紧紧抓住市政建设项目增量的机遇迎难而上,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就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市场形势而言,2024年又是极其艰难的一年,体现在:市场需求持续减弱,产能过剩矛盾继续扩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市场竞争混乱加剧,购方霸王条款盛行,企业经营风险增大、效益普遍下降、绿色技改放缓。行业整体进入发展下行期。

一、2024年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市场基本情况简析

2024年全市预拌混凝土产量5681.67万m3,产值2,035,028.69万元,产能利用率24.41%,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48%、9.26%、1.77%,全行业产量在2022年下滑大拐点的基础上继续缓慢下滑。

二、市场变化的几个主要特征

1、房地产市场需求占比大幅下降,城区市政建设项目市场需求成为了预拌混凝土市场销售的主体和支撑。预拌混凝土的市场需求结构(或称预拌混凝土销售结构)原大体分为房地产市场需求和城区市政建设项目(含园区厂房)两大部分,2022年前在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的时刻,全市房地产项目的市场需求约占全市预拌混凝土市场总需求的70%左右,但从2022年起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大滑坡,房地产项目市场需求与市场总需求的占比出现大逆转,降为30%左右。2024年城区市政建设项目市场需求已成为了预拌混凝土市场销售的主体和支撑。

2、预拌混凝土市场的采购集中度不断提高,施工单位对市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更加强大。随着以恒大为首的一批房地产项目暴雷,导致较多的中、小型施工企业“中枪”躺下,各大型施工企业纷纷迅速抢占其挤出的市场份额,逐渐形成众多建设项目向少数大型施工企业汇集,进而形成单个大型施工企业对混凝土需求采购的量大而集中。这些市场采购集中度的过度提高,使得这些企业对市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更为强硬,他们滥用市场主导地位,就形成了目前混凝土采购市场上众多不合理、不合规、甚至不合法的“霸王”条款盛行的局面,也成为了混凝土企业最现实的无奈之痛。

3、混凝土行业销售集中度也逐渐提高,头部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加大。如前所述,截止2024年底全市共有183家混凝土企业(集团),但产量前10名企业(集团)的总产量已占全市同期总产量的51.34%、占主城区同期产量的78.23%,尤其是前3名企业(集团)的产量已分别占全市总产量和主城区产量的29.55%和39.06%,其行业销售集中度可见一斑。这些销售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对企业提高技术质量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抗击市场经营风险,推动智能升级改造是大有裨益的,但目前这个销售集中度在抗衡购方采购集中度上的作用尚有待发挥。

三、市场现状下的主要问题和隐忧

1、产能严重过剩是市场恶性竞争的直接诱因和结果,产品质量风险随之而增。2024年全市产能利用率仅24.41%,多数企业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为求生存而盲目展开以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市场恶性竞争。然而价格大战只是竞争的表象,最终对产品质量的冲击才将是本质的结果。无底线的低价恶意竞争必将伴随产品质量风险的剧增,并留下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应当遏制,企业新增产能投入应当慎之又慎。

2、行业自律严重不足,无序竞争愈演愈烈。2024年全市混凝土行业内卷日益加剧,市场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的情形更为普遍,表现在:相互杀价之风盛行,年初到年末价格一路下行,没出现过任何反弹,并创近10年来混凝土价格的新低;盲目接受施工单位的“霸王”条款,接受的苛刻条款越来越多,垫资额度越来越大,以房抵款越来越多;相互拆台现象普遍,扯皮事项时常发生。这一切虽固有市场需求疲软的诱因,但归根结底还是行业自律不足,企业交流沟通缺乏,内卷矛盾被利用所致,其结果不仅导致众多企业利益受损,还迟滞了企业智能、环保升级改造过程,并严重影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3、大型施工企业滥用市场主导地位是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推手。如前所述,一些大型施工企业滥用对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混凝土的购买过程中,强推“霸王”条款,强压产品价格,强占售方货款的行为,一方面严重违反了市场交易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还造成对市场经营秩序的严重破坏。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迫在眉睫,混凝土企业当自律和抵制,主管部门当关注和监管。

四、2024年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市场形势预测及展望

2024年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全面进入行业发展的下行期。总体市场需求将继续萎缩,全年产量将继续下降,其下降幅度或大于2024年、小于2022年的降幅,预计降幅在1520%之间。全市房地产项目复苏仍将缓慢,对混凝土市场需求的贡献继续减弱;城区市政建设项目则成为全市混凝土市场需求的主体和支撑。

2024年全市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仍将存在,市场竞争仍将十分激烈。从产能角度看,企业在经历价格持续走低、垫资额度巨大、应收款居高不下、经营效益不佳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少数企业退出经营而形成年设计产能总量适量减少的变化,但因总体市场需求的继续下滑,总体产能利用率不会提升,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依然严峻,由此伴生的其它市场环境条件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市场竞争仍将十分激烈。

2024年4月习总书记视察上海,对上海在当前严峻国际形势下的作用做了重要的国家战略定位,上海将以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重要一极的身份担负起国家战略的重任,这势必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此大趋势下,作为建筑业中最大的基础材料行业,也会迎来新的商机和增长点。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形势、关注产业动态、紧跟政策走向、加强内功修炼,转变过去以量求发展的模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是依然存在的。